馬榮駿
頂熱薦新
姓 名:馬榮駿
性 別:男
專 業:冶金
研究方向:鐵礦石、大型多金屬共生礦、稀土稀有金屬礦及銅、鈷、硫化礦選礦研究
職 稱:斯洛伐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
工作單位: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
職 位:
專家介紹
馬榮駿,男,1931年8月生,教授(博士生導師)、國內外著名冶金學家、斯洛伐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,我國萃取冶金的創始人、濕法冶金的學術帶頭人、海洋礦產資源的研究先驅及環境科學優秀工作者。1955年畢業于東北工學院(現東北大學),1955-1958年于原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查理大學及斯洛伐克Kosice工業大學讀研究生。1958年回國后分配到中科院長沙礦冶研究所(現長沙礦冶研究院)工作至今,退休后被聘為顧問。
長期從事鐵礦石、大型多金屬共生礦、稀土稀有金屬礦及銅、鈷、硫化礦選礦研究,先后取得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重大科技成果十余項,在武鋼大冶混合型(磁鐵礦、赤鐵礦、菱鐵礦)鐵礦石選礦新工藝新設備研究,包頭白云鄂博大型多金屬礦弱磁-強磁-浮選回收鐵、稀土礦物選礦新工藝研究,包頭白云鄂博鈮資源開發利用,河南舞陽鐵礦及首鋼秘魯鐵礦(南美洲)等選礦研究工作中,創造性地解決了選礦生產關鍵技術難題。2000年后,針對我國鐵礦山鐵精礦質量差,影響高爐煉鐵效益的現狀,提出我國鐵礦山選礦當前應以提高鐵精礦質量(提鐵降硅)為發展方向,使我國鐵礦山選礦出現了新局面,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
在擔任負責人的課題中,獲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獎3項、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、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、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、二等獎5項、三等獎1項、四等獎3項、地市級一、二等獎各1項。編寫與審批試驗報告100余本,撰寫了14本學術專論,在冶金界進行了交流。正式出版了12部學術專著,其中獲部級優秀圖書獎2項,參與了3部工具書的編寫,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30余篇,獲得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,培養了20多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,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聯系方式
0731-88657089(業務)
地址:湖南省長沙市麓山南路966號

微信關注我們
版權所有:Copyright 2011 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備案號:湘ICP備11013346號-3